演示体验

解读I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附报告下载)

中云国创—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服务商    解读I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附报告下载)

本报告主要探讨了在人工智能(AI)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所需的能力框架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该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旨在为制定教师的AI能力框架提供指导,以确保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安全和道德地使用AI技术。这是全球首个针对教师的AI能力框架,涵盖了教师在AI时代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下是对文章主要内容和观点的深入解读。

一、为什么要制定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1.应对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教学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I能够处理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大量信息、生成新内容、识别数据模式,并通过预测分析促进决策。随着AI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角色和所需的能力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因此有必要为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能力框架,以帮助他们适应这一变化。
2.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教师需要掌握与AI相关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有效且道德地使用AI工具。制定能力框架能够明确教师在教授核心学科时所需的AI能力,并指导他们如何将这些能力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实践。
3.保护教师的权利与自主性:教师在使用AI工具时,必须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且能够维护学生的权利与福祉。能力框架的制定有助于明确教师在AI时代的合法责任,强调教师在教育环境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从而保护他们的专业权利。
4.响应全球教育行动框架:为了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作为基本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质量和公平性至关重要。能力框架旨在确保所有教师都能获得必要的培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并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支持。
5.促进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AI能力框架强调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支持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不同阶段进行终身学习。这种框架能够为教师提供自我评估的基准,帮助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质量。 
6.建立国际标准与本地适应性:通过制定全球性的AI能力框架,各国和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本地化调整,以确保教师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地的需求和标准。

二、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AI CFT)所倡导的几个核心原则

1.确保包容性的数字未来:确保公平和包容的数字未来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人文和社会基础之上,强调教师在与技术、知识和学习之间重新定义关系中的重要性。
2.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方法:人工智能的设计和使用应以增强人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公平和包容的获取与部署人工智能的原则。 
3.保护教师权利,持续(重新)定义教师角色:认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及其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确保教师在人工智能辅助教育中的合法责任不被取代。 
4.推动值得信赖和环境可持续的教育人工智能:在教育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必须确保其安全性和道德合规性的验证,防止对师生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5.确保适用于所有教师并体现数字化发展: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旨在包容所有教师,适用于不同的教育背景,承认他们可能拥有的不同水平的数字专业知识。
6. 教师终身专业学习:支持教师的持续学习和发展,强调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反思和提高实践表现的重要性。

三、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3个能力进展等级和5个能力层面

三个能力进展等级

1.获取(Acquire)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需要掌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识别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优势和风险,培养批判性思维,理解人类在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中的作用。 
2.深化(Deepen):这一阶段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识,并希望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适龄教学方法,并能够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循环中积极参与,保障学生的良好学习体验。 
3.创造(Create):在这个高级阶段,教师应能独立创新地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推动教育改革,并能够批判性地评估各种人工智能工具的社会和教育影响,以确保有效和道德地运用这些工具。
五个能力层面
1.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Human-centred mindset):强调教师在使用人工智能时,需关注人类的自主性和社会价值,以确保人工智能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人工智能伦理(Ethics of AI):教师需要理解和应用基本的伦理原则,确保在使用人工智能过程中尊重人权、避免歧视,并保护学习者的隐私。 
3.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识,包括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和应用场景,以支持教学和学习。 
4.人工智能教学法(AI pedagogy):关注如何将人工智能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采用AI工具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5.人工智能促进专业发展(AI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教师需要掌握利用人工智能促进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包括对专业学习需求的评估和定制学习路径。

四、未来实施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建议

1.制定国家和地方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各国应加快制定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师能力框架,以支持教师在教育中有效、安全和道德地采用人工智能。框架应考虑各地区的具体环境和教师的数字化准备程度,确保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政府和教育机构应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专业发展机会,以降低教师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培训成本。教师培训应包括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应用技巧以及伦理问题,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人工智能。
3.创建促进知识共享的社区: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学习社区,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应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使用案例,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形成一个互助学习的网络。 
4.开发以人为本的政策环境:政策制定者应确保相关政策能够保护教师的权利,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以支持他们在人工智能丰富的教育环境中作出明智决策。应优先考虑以人为中心的政策,确保技术使用不会削弱教育系统中教师的角色和自主权。
5.实施评估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工具,以监测教师在人工智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实践。这些评估应参考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要求,并根据教师的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及持续支持阶段进行评估,确保教师能够持续改进其人工智能能力。
6.社会各方的汇聚努力:教育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人工智能提供商、教师、学校及其领导、学生及家长,应共同努力,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平、包容和可持续应用。
🌟想要获取报告文件,请关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教师人工智能”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的相关观点、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公众号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对其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快速审核处理。

 

浏览量:0
收藏